2017年12月20日,十九大后首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順利召開,再次就區域協調發展做出重要戰略部署。鑫創科技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徐光瑞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明確且合理的職業結構將助力跨區域合作、多產業融合,是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
會議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體相當。京津冀協同發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重點,保持合理的職業結構,高起點、高質量編制好雄安新區規劃。
徐光瑞指出,職業與產業發展緊密相關,合理的職業結構需要依附在合理的產業結構上,同時對產業能夠起到促進推動和調整優化作用。合理的職業結構對于個人價值的實現、區域經濟的發展乃至經濟強國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保持合理的職業結構,是為了實現京津冀更好協同發展,為全國乃至全球打造能夠提供區域發展解決方案的樣板。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我國三大區域發展戰略之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關系首都長遠發展和津冀地區更好增長的重大基礎工作。
徐光瑞認為,保持合理的職業結構這一新提法放在了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里,并與雄安新區一并提出,充分表明本屆政府發展好首都、建設好京津冀地區的信心和決心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京津冀的協同化進程將進一步提速。
此外,保持合理的職業結構還為實現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徐光瑞分析稱,本屆政府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十分重視人的發展和人的作用發揮,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體目標需要更好實現人的發展和價值的實現。
徐光瑞表示,今年發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表明我國鼓勵區域協同發展的態度十分明確,只要是能夠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同省區之間都可以嘗試打破行政區劃壁壘,構建新機制、新模式。下一步,區域之間協同發展將駛入快車道,明確且合理的職業結構將助力跨區域合作、多產業融合。